中小公司、非保费重镇、形成市场震慑,保监会暂停6分公司车险费改业务的关注点行业动态
商车费改6月底即将全面推开之际,市场再起风云。5月31日,保监会官网连发6道监管函,点名6家试点财险分公司因实际综合成本率与预期值发生严重偏离,要求暂停使用商车费改条款,并责令其重新修改费率条款,报经保监会同意后方可再度使用。 这意味着这6家分公司不得不暂停车险业务。被点名的6家
商车费改6月底即将全面推开之际,市场再起风云。5月31日,保监会官网连发6道监管函,点名6家试点财险分公司因实际综合成本率与预期值发生严重偏离,要求暂停使用商车费改条款,并责令其重新修改费率条款,报经保监会同意后方可再度使用。这意味着这6家分公司不得不暂停车险业务。被点名的6家分公司分别是安诚保险河南分公司、安华农险内蒙古分公司、华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大地保险宁夏分公司、渤海财险湖南分公司、中华保险湖南分公司。消息一出,市场哗然,在业务基层,甚至出现一些公司借此夸大事实打压竞争对手的现象。商车费改过程中既需要研究治本层面的改革框架设计,治标层面的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的市场震慑和导向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值得注意的是,因实际综合成本率与预期值发生严重偏离而被勒令暂停车险业务的6家分公司显然市场影响力不够,也就是不是所谓大公司,三大险企人保、平安、太保无一上榜,除中华、大地算得上是中型财产险公司外,其余的几家,无论是安诚、安华、还是华安、渤海都只能算是小公司。从这6家中小型公司的分支机构入手,保监会“杀鸡儆猴”意味明显。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出席近期举办的“商业车险改革工作座谈会”时就明确表示:“监管部门近期要花大力气,出重拳、动真格、抓典型,通过严查重罚对市场形成强大震慑,真正做到‘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确保市场平稳。”慧小保从市场人士处了解到的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点。据悉,6家分公司中某公司一直以农险业务见长,为发展车险,不惜采用农险补贴车险的方式,导致车险综合成本率很快就突破了预期值。另外,这6家公司分属四个省、自治区,但无论是河南、湖南、宁夏还是内蒙古都属于中西部地区,且都属于商车费改第二批试点地区。从慧小保目前掌握的一份行业交流数据来看,在今年年初实施商车费改后,四个地区中,除河南市场的综合成本率环比有所上升之外,其余三地的综合成本率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商车费改之前的2015年,这三个地区的综合成本率水平也不高,大多数月份都维持在了95%以下。当地市场竞争不激烈,为什么还会出现综合成本率突破预期值的现象?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越是综合成本率低的地区,费用率上涨的空间越大,且由于这些公司往常年份的综合成本率平均水平较低,因此设定的预期值也会比一般低,市场竞争加剧,预期值就很容易被突破。纵然这6家中小型公司分支机构综合成本率出现了超标,但这显然并不是保监会暂停其车险业务的唯一原因。据慧小保获悉,也有大型公司由于综合成本率上涨过快收到了保监会的监管函,但并没有被要求停业。坊间流传的一则保监会财险部主任刘峰在“商业车险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透露了监管有选择性暂停业务的真实考量:“其实并不是只有这六家主体、六家分公司的成本率超标,保监会是综合考虑了业务增速、市场反应、停业影响等方面,才最后确定了这六家机构,这是为了整体改革平稳推进,不出现大的波动,也请大家理解。”当然,一个更需要注意的大的背景是,商车费改即将在6月底全面推开,有业内人士分析,监管部门选择在这个时点以公开点名的方式暂停某些市场主体业务也是为了形成震慑,毕竟,全面推广后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竞争局面,监管压力倍增。“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直是困扰车险市场的顽疾,曾有研究表明,车险盈利好的时期一般都是监管严格限制竞争的时期,而一旦放开竞争,险企综合成本率很快就会出现大幅度上涨,导致车险业务陷入全面亏损境地,监管不得不再次统一费率。在此轮商车费改中,监管无疑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法,一方面给予市场一定限度的自主权,各家险企的商车费改条款仍需使用行业协会发布的示范条款和基准费率体系,但可以自行设定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另一方面,加大对于商车费改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就在此次的暂停上述6家分公司业务的新闻中,保监会强调“保险监管部门重点加强对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对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拟定、使用、回溯、调整的监管体系”。据了解,试点地区保险公司在开展正式试点之前都会根据之前三年的综合成本率水平设定一个预期值,并每月向当地保监局报送数据,当监管部门发现实际水平超过预期值的时候就会予以高度关注。除了这种动态的监管手段外,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也是监管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的重要指标。但是这些手段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陈文辉在“商业车险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表示,加大监管力度只能是治标,“从长远看,这一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治本,赋予保险公司更多的自主竞争手段。”治本无疑是漫漫长路,当下的加大监管力度的治标该如何看待和推进?不仅参与竞争的各市场主体要理解和领会,各级监管人员更是需要对改革方向高度认同,正如陈文辉在上述会议上所指出的“……对改革方向认识不统一。部分保险公司固守旧式思维模式,希望监管部门出面进行价格费用干预,以达到维持市场份额、实现经营利润的目的;部分监管干部认为所有问题都是市场的问题,与监管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