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这次BAT要动刀了行业动态
山雨欲来风满楼——纷繁涌入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平台不时刺激着车险市场,互联网巨头BAT等公司关于车险的豪言以及动作更是极大地渲染出了一种战争的感觉…… “时代弃儿——太保产险”和近来“恶名缠身”的百度拟联手设立互联网车险公司一事,让行业彻底打了个激灵。 这事,怎一个热闹了得,给本
山雨欲来风满楼——纷繁涌入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平台不时刺激着车险市场,互联网巨头BAT等公司关于车险的豪言以及动作更是极大地渲染出了一种战争的感觉……“时代弃儿——太保产险”和近来“恶名缠身”的百度拟联手设立互联网车险公司一事,让行业彻底打了个激灵。这事,怎一个热闹了得,给本就喧嚣的车险更添燥音。受到各色吹捧的“双强”联合究竟会碰撞出何种化学反应?会不会改变市场格局?慧小保不知道,仅做一大胆论断:互联网保险战争真正的第一枪就要来了,且一定是首先响于车险领域!第一枪啥意思?别跟我提退货运费险云云。第一枪的蕴意是武装夺取政权,要的是江山,是可以改变格局的市场体量。无论从战略意义、行业规模还是从市场机会等角度看,互联网车险都将成为一个重要战场,最后的获胜者必定催生又一家千亿级别的公司。车车科技、OK车险、最恵保、易保险、喂小保、海保、里程保、淘车险、e车险……阿里、腾讯、百度、京东、乐视、苏宁、途牛、携程、小米、滴滴……谁先扣动扳机,科技类创业作坊化身独角兽,互联网巨头围堵成功,打着科技幌子的新型财险公司逆袭,传统财险寡头自我革命?……慧小保我还是不知道!但透过“太保产险与百度联手”,已经看见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刺刀带红。大兵团作战中日渐衰败的太保近年发力迹象明显,自设电子商务公司、联合安联成立健康险公司、收购农业险公司,乃至出击非保险金融牌照,但上述动作对行业的震动远没有这一次联手百度设立互联网车险公司来得猛烈。都知道保险公司牌照难取,从申请设立到最终的开业批复至少需要两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运筹帷幄,真正的市场影响力可能来得更晚,但为什么太保产险与百度联手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如此大的舆论关注?原因就在于这是车险市场、参与方是对车险有着极大企图的互联网保险巨头。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百度对于车险的勃勃野心——“未来百度地图将成为车主用户购买车险的首选渠道,拿下30%的市场份额,目前没有哪家可以做到这一点。”30%是个什么概念?人保车险的体量,2000亿元的保费规模。去年底,百度主动披露了这一野心后,慧小保一度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百度地图拥有3亿月活跃用户、1亿车主用户,但何以发出如此宏愿,又当如何达成?如今看来,答案日趋明了。慧小保认为太保产险与百度合作的车险公司一旦成立带给行业的震撼必然是当初“三马”联手设立众安时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正是行业表现出极大担忧的根源。虽然携手双方落后于各自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甚远,但依然是各自行业前三级别的寡头,一旦“致力于成为国内首家真正基于大数据的科技型互联网汽车保险公司”出现,“财险巨头的网点、后援服务+互联网公司的数据、算法+双方的资金、品牌”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当是车险市场主体们不愿看到的,无论是谁。必须注意的是,太保之外,去年底百度还曾高调宣布拟与德国安联、高瓴资本共同申请设立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取名“百安保险”。不知道目前德国安联、高瓴资本怎么看太保和百度之间的合作,乐观地想象一方聚焦车险、一方青睐非车险,百度之保险谋略不可谓不大。种种迹象表明,手握交易海量数据和客户资源的阿里巴巴,已不再满足于只为险企“铺路搭桥”。或许他们认为已经到了“单干”起跑的时机慧小保梳理发现,“三马”联手设立众安保险后,BAT、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挺进保险行业,且首站均选择财险领域,并提出庞大的财险领域构想。BAT中的阿里巴巴,在保险领域也有深度布局计划,从成立保险事业部寻寻觅觅找来保险圈中高管掌舵,到收购财险公司,再至依托淘宝构建的上千亿级的保费平台,便晓得阿里巴巴对于保险绝非“小打小闹”。纵然控股国泰财险一直无下文,阿里巴巴旗下金融平台蚂蚁金服还是重金打造了保险事业部,并邀来车险经验丰富的尹铭和李冠如。要知道尹铭乃财险基层出身,一路升至国寿财险副总裁,成名战役即在沪上车险领域;另一干将李冠如也是出身车险领域,做过太保产险车险部副总经理、平安个人产品管理部总经理,还曾任中保协车险改革小组专家。据悉,原本非保险专业人士居多的蚂蚁金服保险事业部加速招徕保险专业人士,并已将“车险和健康险”确定为主攻方向。如此人力配置与战略方向,蚂蚁金服对于车险的野心也是不言而喻的。肯定不会拘泥于之前的,仅限于浅层的代理合作,即在天猫商城下设保险频道,为保险公司产品提供通道,从而赚取一定比例的通道费。 不仅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有份投资的京东、滴滴出行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大多对财险领域,尤其是车险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或者说野心抛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众安,另一互联网巨头腾讯并未直接涉足车险领域,转而开起了汽车公司,并高调从谷歌、戴姆勒挖来了相关领域高管。都知道BAT等互联网巨头看中的并非汽车硬件本身,而是车联网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价值。这一点从腾讯大力推广路宝盒子即可窥得。反而是另外两个受到腾讯重金投资的独角兽企业——京东、滴滴出行均展开了对保险牌照的追逐。京东金融宣布联手四川地方国资势力申领互联网财险牌照,成为当地政府座上宾。公开资料显示,京东财险已进入人才筹备阶段,正招聘高级精算师、财险业务部负责人、公关经理等多个职位。另一位独角兽——滴滴出行也传出拟设立专业车险公司的消息,只不过是互助车险公司。考虑到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以及14.3亿的年出单量,2.5亿的注册用户等数字,互助车险公司确实更符合其战略需要。获专车牌照后,滴滴有意统一购买营运性的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方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不管是以电器起家的京东,还是以补贴策略胜出的滴滴,可以看出互联网企业打开市场往往是从标准品入手,且擅长价格战。既为价格战就需要透明标准化的产品和价格,车险特别是交强险正是这样的产品,互联网企业争夺互联网车险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一番言辞貌似看空传统巨头险企,非也非也。费率市场化、新国十条等行业发展环境的变迁,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行业已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保险公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保守,以“财险三巨头”为代表的险企也在积极尝试拥抱互联网,他们亦有时间拨备粮草辎重。具体,有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