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着力”,10大具体任务,项俊波陆家嘴论坛讲话留存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2 10:34 /
今天,陆家嘴论坛如期举行,与往届只做主题演讲相比,今年的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很忙。 作为一行三会一把手唯一到场的项俊波 ,先是作为轮值主席发表欢迎辞,接着是主题演讲,随后又出席了保交所的揭牌仪式…… 项俊波就保险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了“四个着力”,相比2015年谈
今天,陆家嘴论坛如期举行,与往届只做主题演讲相比,今年的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很忙。作为一行三会一把手唯一到场的项俊波,先是作为轮值主席发表欢迎辞,接着是主题演讲,随后又出席了保交所的揭牌仪式……
 
项俊波就保险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了“四个着力”,相比2015年谈论四个改革创新,今年的着力点更加具体。另外,项俊波讲话的第二个亮点是,阐述了保险业对于吸纳社会就业的贡献:2015年,我国保险业新增从业人员180万人,2016年截至4月底保险业又新增从业人员56万人,其中相当部分是下岗再就业的人员
 
下面是慧小保根据项俊波讲话整理的十个未来保险业发展的“着力点”:
 
一、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升级,切实解决保险消费中买难卖难并存的问题。
二、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落地,推动传统养老模式向医养转变。
三、推动保险养老社区的建设,促进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长期福利保险的发展。
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树立大健康的理念,推动保险业从单纯的报销向病前、病中、病后综合性的健康保障管理方向发展。支持保险机构参与金融服务业的产业链整合。
五、发展高端医疗保险、家财保险、旅游保险、教育保险等。
六、发挥险资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七、加快发展科技保险、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以及信用保证保险。
八、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支柱,普及大病医保,有效避免一人得病全家致贫。
九、不断扩大农险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增加保障品种。
十、发展多种形式的责任保险,探索发展社区综合保险、自然保险。
 
早在2016年初的监管工作会议上,项俊波就指出2016年要着力抓好三大块重点工作。一是服务民生三大突破:提升大病保险服务水平,抓好巨灾保险制度落地,推动巨灾保险地方试点,推动商业保险税优政策试点顺利实施,争取尽快推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政策;二是深化改革三大举措;三是风险防控三大工程。
 
项俊波的“四个着力”可以看作是对年初监管工作会议上部署“服务民生”工作的深化,将层面细化到具体的业务品种上面,对未来险企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
 
去年在陆家嘴论坛上,项俊波提到险资时的描述是“通过保险证券化等资本市场工具进行风险转移和风险融资,扩大承保范围和承保能力。”今年“四个着力”对于险资的使用仅提到了对于一带一路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和部署,没有提及险资在资本市场上的情况。这或许是吸取去年证监会主席发言的教训,慎谈资本市场
 
以下为项俊波主题演讲的全部内容: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6陆家嘴金融论坛”现场发表演讲
 
尊敬的韩正书记、杨雄市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和大家再次相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形势与金融变革的重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节期,中国政府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服务,是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保险业改革创新的主攻方向
 
去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2.4万亿元,行业总资产达到12.4万亿元,实现利润2824亿元,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水平。今年以来,保险业发展继续呈现出加速的态势,今年1-4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万亿,同比增长40%。可以说,保险业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基础。今天,我就保险业如何更好的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交流。
 
我们总的思路是做到“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优化保险供给,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围绕新常态下社会结构转型、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等新趋势,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升级,切实解决保险消费中买难卖难并存的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贴心、更便捷的保险保障。顺应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的期待,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落地,推动传统养老模式向医养转变。支持服务条件的保险机构投入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推动保险养老社区的建设,促进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长期福利保险的发展,让人民群众的退休生活更加从容。顺应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期待,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树立大健康的理念,推动保险业从单纯的报销向病前、病中、病后综合性的健康保障管理方向发展。支持保险机构参与金融服务业的产业链整合。顺应人民群众消费的升级,鼓励高品质的服务供给,发展高端医疗保险、家财保险、旅游保险、教育保险等,助推人民群众提升生活品质。
 
二是着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快发展科技保险、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以及信用保证保险,化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风险,推进融资模式和征信机制创新,助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我们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得融资1015亿元。注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推动形成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市场行为监管的合力,切实建立起风险防范化解的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三是着力补齐社会保障的短板,推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支柱,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1、在服务精准上有所作为。有效避免一人得病全家致贫,防止脱贫以后一人得病全家返贫。目前,大病保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保障人群超过9.2亿,使参保群众的大病报销比例普遍提高10-15个百分点。不断扩大农险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增加保障品种,把土地扭转和劳动力成本都覆盖进来,使农业保险更好地成为支农惠农、脱贫减灾的坚强后盾。2、在强化防灾减灾上有所作为。向社会提供高效有序的防灾和灾后理赔服务,降低政府的救援和灾后重建成本。3、在参与社会治理上有所作为。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责任保险,探索发展社区综合保险、自然保险,参与交通治理,创造城市管理体制,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创新共同服务提供方式。
 
四是着力增强社会托底水平,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促进就业妥善安置下岗职工贡献力量。一方面,保险业吸纳社会就业的前景巨大,在发达国家保险是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在金融业中就业人数排前列。去年,我国保险业新增从业人员180万人。今年,截至4月底保险业又新增从业人员56万人。其中相当部分是下岗再就业的人员。保险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养老社区、健康产业以及长期复利等保险业务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面,开发有针对性的小额人身保险,可以为下岗职工生活、就业提供保障和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行业优势,精准发力,不断地深化保险改革创新,推进监管现代化建设,提升保险服务品质,持续增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
 
去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上海保险业实现了稳健快速的发展,各项改革创新走到了全国前列,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步伐不断加快。借此机会,我想对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各界长期以来对保险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去年保险投资基金落户上海,前不久上海保险交易所成立,待会还要举行正式的揭牌仪式。今后,保监会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上海保险业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上海金融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最后,再次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