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寿险高涨,安邦人寿稳坐榜眼之位、天安人寿增速达829.63%;产险低迷, 平安、太保增速不及3%行业动态
本月,保监会提前发布2016年前5月保费数据,数据显示,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在中短存续期新政、偿二代、商车费改、营改增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身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依然维持了高景气度,但从业内交流数据来看,不同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已然出现分化,并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市场表现。财产险公
本月,保监会提前发布2016年前5月保费数据,数据显示,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在中短存续期新政、偿二代、商车费改、营改增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身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依然维持了高景气度,但从业内交流数据来看,不同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已然出现分化,并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市场表现。财产险公司方面,由于受“营改增”影响较大,保费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行业同比增速表现为大幅下滑。
受累于宏观经济不景气,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的投资收益率不断走低,保险产品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逆周期属性尽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收入维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在前5月,共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0384.8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2.82%。其中,外资险企规模保费增速达到了94.75%,高于中资险企。在人身险公司高歌猛进的同时,财产险的表现却颇为低迷,前5月,有保费数据的77家财产险公司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817.62亿元,同比增长仅9.44%,跌破10%。从具体的公司来看,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中,除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大地财险、太平保险、英大财险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外,其余五家的增速都在7%以下: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同比增长分别为2.91%、2.56%,均不足3%;中华联合最低,尚不足0.69%;排名第9的天安财险,保费增速也仅是刚刚突破3%;阳光产险排名第7,同比增速6.95%。
观察5月单月的保费收入,财产险公司保费下降的趋势更为显著。5月,人保财险单月保费同比增速仅为4.8%,平安产险单月保费同比下降了3.97%,太保产险单月保费收入下降了4.60%。
业内人士告诉慧小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各家公司经营策略的原因、商车费改的原因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营改增”的实施。增值税的实施使得价税分离,保险公司在统计保费收入时不再将增值税统计在内,这就导致保费收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由于一年期以上人身险产品免征营业税,所以这对人身险公司影响不大,对于财产险公司的影响却表现得非常明显,影响的幅度与增值税率类似,不足6%。
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慧小保获得的一份行业交流数据显示,前5月,大多数人身险公司的新单保费规模也依然维持了快速的增长,例如传统大公司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的新单规模保费增速分别达到了80%、40%、70%、100%、20%以上。新华保险是个例外,新单规模保费继续负增长,显示其转型压力巨大。除了大公司,一些前期以中短存续期产品迅速做大的险企,在中短存续期新政出台之后,新单规模保费增长也依然强劲,例如生命人寿,天安人寿、国华人寿、幸福人寿、珠江人寿等,前5月新单规模保费收入都维持在了50%以上。即便如此,中短存续期新政所带来的一些显著的变化也已经开始显现,最明显的就是单月新单保费增速的大幅下降。从慧小保掌握的一份行业交流数据来看,很多人身险公司单月的新单保费增速自4月份开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例如富德生命人寿、国华人寿、幸福人寿等等。根据数据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趸交保费增速的下滑,期交业务增速进入快车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险企的业务结构正在向好。人身险公司逐渐向期交、保障型业务转型的另外一个证明是个险渠道保费增速的大幅提高。从慧小保所掌握的同业交流数据来看,很多公司个险保费收入在今年前5月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例如天安人寿同比增长十几倍,国华人寿、光大永明、合众人寿等也都同比增长了数倍。但也有例外,例如富德生命人寿,个险渠道5月单月保费收入增速在5月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这显示出在政策、市场的倒逼之下,险企开始注重业务结构的调整,以及保障型产品的开发。所谓保险业的供给侧改革似乎开始发力。在险企纷纷加速转型的同时,也有一些公司表现得与行业步调不甚一致,例如明天系、天安系的人身险公司,在行业纷纷减少趸交,转做期交的时候,天安人寿、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安邦养老等险企却依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速。
安邦人寿坐稳人身险公司老二之位,前5月的规模保费增速达到了424.18%,和谐健康规模保费同比增速也达到了550.75%,安邦养老由于基数较小,保费增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明天系的华夏人寿,表现的较为低调,前5月规模保费增速同比达到86.39%,天安人寿却相当生猛,达到了829.63%。面临严格的偿付能力约束,这些公司的表现却依然彪悍,“实力”自然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