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保知道|一个散户的A股保险公司三问:牛X闪闪的朝阳行业为啥不能叫我赚钱?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4 11:43 /
问 者: 一个散户 答 者:戚海鹏 “中国保险产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前景广阔……”作为一名业内人士听了太多类似言论,从未质疑,反而有种种暗爽,百听不厌。事实也似乎证明,作为一 总资产规模十几万亿元的庞大金融产业还可以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保持超乎想象的高速增长 ,获取丰厚的利润,加上各

    
         者:一个散户
 答 者:戚海鹏          
“中国保险产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前景广阔……”作为一名业内人士听了太多类似言论,从未质疑,反而有种种暗爽,百听不厌。事实也似乎证明,作为一总资产规模十几万亿元的庞大金融产业还可以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保持超乎想象的高速增长,获取丰厚的利润,加上各种政策、试点方面的刺激,保险行业确实没有妄自菲薄的理由,不但没有银行、证券那些糟心的事儿,还可以玩命往自己脸上贴金。

怎料一个完全不懂保险的A股股民连发数问,问蒙了慧小保:既然说了保险的种种牛X,如此朝阳、如此重要,为何木有体现在保险股上?要知道,股票玩的就是企业预期成长啊,A股上市保险公司没当过龙头,也跑不赢大盘,似乎和“朝阳”二字差距颇大啊!

这恐怕也是所有A股保险公司的想法:为啥我这么牛X了,我的市值还上不去呢?本期慧小保找了个对此道有些研究的朋友,代为解答。
国内保险股到底能不能赚钱?

这是个刁钻的问题啊,我要说能赚钱吧,会不会涉及恶意做多?要说不能赚钱吧,岂不成为恶意做空?

算了,数据说话吧,国内保险股确实很难赚钱。纵观历史——大盘跌的时候保险股跌的一样多,大盘涨的时候和大盘涨的也一样,很难走出独立的行情。这样的话,投资保险股与购买指数基金的差别不大。

不信看数据,A股市场5支保险股:新华保险、中国人寿、西水股份、中国太保、中国平安。H股市场有中国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民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再、新华保险。

下表是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系数,其中保险行业作为二级行业指数单列出来,数据长度从2001年至2016年,可以看到,保险行业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达到了0.94,还不错对不对?至少在此之上还有建筑、机械、交运、商贸、化工5个一级行业。

你要注意了,建筑行业有87支股票;机械行业有272支股票;交运行业有93支股票;商贸行业有90支股票;化工有265支股票。股票数量多意味着指数只是一个中位数,通过对个别股票的认真研究,是可以在近百支股票中筛选出那些更好的股票,从而获得相对收益的。

保险行业一共只有5支股票,其中西水股份还不计入指数,每一支股票都为指数贡献了相当的力量,基本就与指数本身同步,因此股票数量的稀少导致了每一支保险个股都与沪深300形成了接近1的相关性


明白了吧!如此境况,牛市的时候为啥不去买成长股,它们可是大幅跑赢大盘啊。
牛逼闪闪的保险前景为何引不来投资者关注?

这个可能和国内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有关,散户过多。要知道中小投资者青睐的往往是有很强赚钱效应的股票,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PPP,市场什么热什么股票就是好的,如果能出现几个涨停板那就更好了,但这样的股票往往流通市值不能太大。你啥时候看到过工行、中石油等超大盘股票连续涨停的啊?

保险股也是如此,股票的流通市值太大,如果没有市场上大量的投资者形成合力,则很难大幅上涨。例如4支保险股,中国平安的自由流通市值为3376亿元;新华保险为262亿元;中国太保为883亿元;中国人寿为321亿元,合计将近5千亿。而中小板787家公司一共的自由流通市值将近4万亿,创业板532家公司合计为2万2千亿。这就是体量差距,大象大而不倒没错,但同样也大而推不动

中小投资者首先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推动保险股,其次即使有,用同样的资金去推动中小板和创业板,可以获得多得多的收益,不会把弹药浪费在保险股身上。

再看机构投资者,能够购买保险股的机构投资者就是这么几类:一是国家的社保基金;二是保险股互相互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看看太保的年报,主要持股人里中国平安的账户位列第9位;三是一些基金把保险股做为底仓。不难看出,这些大机构投资者多信奉复利增长,就是长期持有,这意味着这些资本大鳄实际对于保险股的波动没有贡献,因为他们根本不动,大鳄不动,小鱼小虾翻不起太大的风浪。

为何保险公司年报数据看起来总是一头雾水?

一语中的,保险公司由于独特的运营模式,尤其是寿险的商业模式,导致其经营数据和普通股民日常见到的上市公司经营数据有着天差地别。例如普通股民可以很轻松明白茅台股份、云南白药等的经营路数,去超市看看茅台涨了多少钱、云南白药的牙膏多少钱即可。就算同是金融行业,银行也好明白,除去中间业务不算,主力业务一手钱进一手钱出的模式也没有那么难。

保险不好懂,并不是说中小投资者不懂保险,或许有专业人士明白其间道理,但有多少股民可以说清楚万能险和分红险的区别,个险渠道、银保渠道差异?今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只有5%,但净利润同比增长40%;来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净利润增长却降低为20%,你在逗我吗?但这就是保险的运营模式,它有着自成体系的概念和计算方式,通常的PE估值和PB估值不适用,所以中小投资者不清楚保险股目前的股价是贵是贱。

拥有大量投研力量的机构投资者应该懂吧?没错,保险行业的概念他们都清楚,从险种分类、投资风格到代理人基本法,大量的专有概念和核算方法机构投资者都懂,但有一个问题始终难以回答:如果说保险公司今年的保费收入是300亿,那它究竟能给公司赚取多少净利润?它无法用保费收入乘以一个利润比例来得出净利润。寿险行业早已使用内含价值估值法来核算保费的期望盈利能力,内含价值的原理基本上机构投资者也清楚,但有一个问题:他们根本不信。

原因是内含价值的计算过程含有大量的参数和公式,即使是保险公司评估也需要使用专业软件,同时如果结果出现增多或是减少,也很难直接指向某一项原因,因此机构投资者根本无法复制这个过程。他们会佩服保险公司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但不管嘴上怎么说,屁股是诚实的,依靠这种无法搞清楚的结果进行投资,机构投资者只能呵呵呵了。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