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缪建民转任人保集团总裁 ,2017保险业高层调整拉开序幕行业动态

慧保天下—专业保险信息服务商 / 慧保天下 / 2018-12-18 16:10 /
这不是愚人节戏谑! 人保集团总裁终于确定,花落国寿总裁缪建民。经慧保天下求证确认,人保内部已经宣布了缪建民的任命。 如今的保险早非昔日的江湖,各种势力觥筹交错中,保险市场的天早已变了。同样出身资管领域的缪建民要如何生花妙笔,令人保这株老梅逢春? 缪建民重返人保 现年52岁的缪

这不是愚人节戏谑!

 

人保集团总裁终于确定,花落国寿总裁缪建民。经慧保天下求证确认,人保内部已经宣布了缪建民的任命。

 

如今的保险早非昔日的江湖,各种势力觥筹交错中,保险市场的天早已变了。同样出身资管领域的缪建民要如何生花妙笔,令人保这株老梅逢春?


缪建民重返人保


现年52岁的缪建民,浙江海盐人,1986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国际保险专业,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货币银行学专业,随后进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工作。

 

近二十年保险从业经验,历任香港中保集团副总经理,中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太平保险董事长等职。2006年调任中国人寿集团,出任集团副总裁、国寿资管董事长,2013年升任中国人寿集团副董事长、总裁。

 

缪建民是一位学者型高管,著述颇丰,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外还曾担任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中国金融40人论坛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缪建民具有丰富的境内外保险及资产管理从业经验,1995年至2005年期间,其曾在中保国际集团履职十年,当时中保国际的所在地香港是获得保监会唯一许可,允许国内保险资金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投资的场所。在此期间,缪建民接触到了许多国内保险资管领域前沿的资金运用方式。

 

内部人士对于缪建民的评价是相当低调,主要职责是辅助董事长杨明生进行全面管理。2013年升任中国人寿总裁之后,从2014年开始,缪建民便不再担任中国人寿资管董事长,而是由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兼任。

 

此外,中国人寿集团主要的子公司中国人寿以及中国人寿财险董事长也都是由杨明生兼任,2016年,中国人寿集团成为广发银行第一大股东,董事长一职也是由杨明生担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就任中国人寿总裁期间,曾明确提出“大资管、大健康、大养老”的发展战略,要把健康医疗、养老保险和政府购买服务作为重要业务板块,结合健康医疗产业投资和养老养生社区服务,形成突破传统商业保险保障的、跨界的大健康、大养老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保险主业发展。

 

为此,2014年中国人寿集团在集团层面成立了跨公司、跨业务领域的“健康养老业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缪建民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从集团战略的高度,筹建大健康投资基金,推动健康医疗产业链延伸,布局医养结合的养老养生社区,推进传统保险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围绕这一战略,中国人寿频频布局,多个养老项目已经落地。

 

有意思的是,此次缪建民将要赴任的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与缪建民在经历上颇有相似之处,都曾担任过国寿资管的主要领导,且都长于资本运作

 

2003年吴焰从中央金融工委团委书记、全国金融青联主席任上调任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兼任国寿资管总裁,2006年,他不再担任国寿资管总裁,出任中国人寿总裁,缪建民则是从这一年开始出任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兼国寿资管董事长。但是二人共同担任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仅一年时间,第二年,吴焰即调入人保控股出任总经理一职。

 

2013年,缪建民出任中国人寿集团总裁,也是在这一年王银成出任人保集团总裁。如今三年多时间过去,已经是物是人非。2017年1月初,王银成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3月,人保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已经辞去集团副董事长以及总裁的职务。


缪建民将面对什么样的人保


人保,中国保险市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存在。贵为共和国保险长子,中国人保不仅有着御赐牌匾PICC、副部级中管金融央企等加身荣耀,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甚至可以说是它孕育了共和国保险业。

 

曾几何时,保险业但凡叫得上号的保险大佬,几乎全部出自中国人保系统,甚至连诸多保监会监管大员也出身中国人保。

 

遗憾的是,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眼花缭乱的资本助推实现艰难集团上市后,共和国保险长子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集团转型颇为乏力。

 

当前,中国人保旗下拥有10多家专业子公司,业务领域涵盖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资产管理、保险经纪以及信托、基金等领域,但杠把子依旧是人保财险。人保财险依旧贡献着集团九成以上的利润,有时近乎于百分之百的净利润。

 

下面是一段残酷且尴尬的数据:2010年——2016年人保财险的净利润分别为52.11亿元、80.27亿元、104.05亿元、105.58亿元、145.78亿元、212.95亿元、180.87亿元,同期人保集团净利润分别为206.81亿元、276.65亿元、187.15亿元、120.55亿元、101.44亿元(2010、2011年没有披露),人保寿险的净利润分别为7.37亿元、5.51亿元、7.6亿元、8.26亿元、19.82亿元、35.86亿元、4.5亿元,人保健康的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4.83亿元、-7.4亿元、-7.9亿元、-3.87亿元、-1.35亿元、0.03亿元。


 

走过可遇不可求的财险盈利高光周期后,老大人保疲态以露。回首近年来,人保改制上市之后的荣耀几乎均来自人保财险的耀眼,背后的原因共所周知——以财险板块为主的人保集团恰好赶上了一轮绝无仅有的财险盈利周期。

 

不管承认与否,财险盈利周期已经过去。直接的结果呈现就是,2016年财险市场综合成本率的大幅上升。即便综合成本率一向远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人保财险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因手续费等问题带来的综合成本率上升。

 

2016年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上升1.6 个百分点,达到98.1%,是2010以来的最差市场表现。这一年人保财险承保利润同比下降42%,仅为50亿元,2015年为86亿元。据悉,人保财险2016年下半年综合成本率一度超过100%红线。

 

尤其是农险本为人保王牌险种,独占市场半壁江山,连续两年给人保财险带来超过20亿元的承保利润。2016年人保财险农险业务承保利润仅为3.8亿元。

 

利润之外的硬指标,份额成为人保财险另一个痛点。不甘多年“老二”之名的平安产险一直都在奋力冲刺头把交椅。从2004年至2015年,人保财险与平安产险在市场份额上呈现出一方步步退让,另一方咄咄紧逼的局面。

 

人保稳定数年的三分天下局面,2017年初打破。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财险公司原保费平均增速为10.35%。老三家再起风云,平安产险前两月保费增速高达21%,其市场份额增长近两个百分点;而老大人保财险保费增速在6%左右,市场份额也下滑了1.23%,为32.12%,平安产险突破20%关口。

 

反观近几年大力发展之非财险板块,寿险、健康险公司,差强人意,除做大资产规模,难见其他成效。尤其是倾集团之力打造的人保寿险,连番注资、注册资本金已达257.6亿元,2016年保费规模接近1200亿元,净利润仅有4.52亿元。同等保费规模之太保寿险、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利润均数十亿元,甚至近百亿元。

 

成立超过十年的人保健康,注册资本金85.7亿元的人保健康,多年小亏、大亏、巨亏后,2016年勉强实现打平,盈利300万元,年度保费规模接近300亿元。2010年——2016年人保健康共计亏损24.11亿元。

 

财险势弱的背景中,人保财险依旧要扛起整个集团。

 

闹心的还有来不逢时的人事动荡。本已人事稳定著称的人保,2016年以来接连遭遇高管辞别的人事动荡,集团班子和子公司班子均有重要高管出走。

 

2016年先有人保集团旗下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王慧轩闪辞转投紫光集团,后有人保集团元老李玉泉已经辞去集团副总裁一职,人保寿险副总裁兰亚东和首席投资执行官韩铭珊也双双离职。

 

2017年初,人保集团总裁王银成又因严重违纪被带走调查,随后辞去集团副董事长、总裁等职务。

 

如今的保险早已不是往昔的江湖,互联网技术和大资管的背景中,互联网巨头、地方政府为背景的国企、大型央企、知名民营巨头、金融大鳄等等诸多新贵已经进入、觊觎保险的市场。

 

同样出身资管领域的缪建民要如何生花妙笔,令人保这株老梅逢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是资产,有时候也是包袱。对于缪建民来说,或许也是个难题。

 

时代变了,行业也在变,人保的天或许也要变了。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