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保险人群意外伤害风险报告出炉:男性风险是女性两倍以上行业动态
9月22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在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保险人群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保险业首次在人身意外伤害风险领域开展的专项基础研究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报告采集了41家险企覆盖全保险人群的数据样本,经过严格清洗校验后,占全部数据量的99%。8.90亿保单样本入库并参与计算,这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居于首位。该项研究数据时间范围为2014年全年。
《报告》深度剖析了保险人群的意外伤害风险,其核心内容如下:

此图清晰的为我们展示了导致意外伤害风险的主要原因,跌倒坠落居于首位,无生命机械力量居于第二位。
各种交通类事故总体占比最高毋庸置疑,毕竟现在车祸的发生十分常见。


跌倒坠落是意外致死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意外导致伤残第二大主要原因。根据《报告》,跌倒坠落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中,死亡事故占比更是超过半数。
无生命机械力量造成的伤残事故占比非常高,位居第一,然而死亡事故占比却远低于跌倒坠落。

跌倒坠落是导致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却不是致死率最高的意外事故。根据《报告》,意外溺水或水灾,电流、辐射和极度气温损害,烟、火和火焰的损伤,中毒或者在有毒的环境中是致死率最高的意外伤害事故原因,均高于60%,其中意外溺水或水灾占比更是高达96%。看来熟练的掌握游泳技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这张图就能理解为什么跌倒坠落是意外伤害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了:50-8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首要原因都是跌倒坠落。

再从性别来看,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相同年龄下男性寿险保费要比女性高出那么多了。

《报告》特意对交通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机动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占比超过一半,进一步分析,轿车、摩托、三轮车驾乘人员事故风险最高。

此图显示出了全国保险人群意外事故发生情况呈现明显地域差异性,然而好像并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

从节假日意外风险来看,还是待在家里相对比较安全,十一长假全年意外风险最高。长假即将临近,外出游玩还需多加注意。

从消费者偏好来看,更喜欢购买交通意外险和普通意外险。报告中还提到,保险期在1个月内的极短期和保险期1年内的产品最受欢迎。

从图上看出,保障人群分化比较明显。老年人的意外风险保障比较欠缺,青少年也不足。风险越高的年龄反而保障程度最低,值得关注。

经济发展水平的确决定了保障水平,贵州省的件均保额较高令人费解。

《报告》最后给出了一些风险提示,以帮助保险人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预防风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