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平安异动: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被更换”,市值蒸发486亿元,一季报出炉行业动态
4月26日中午,一则关于中国平安董事长变更的传闻在坊间不胫而走,传闻称现任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将担任中国平安党委书记、董事长。
由于事关重大,有关传闻在坊间迅速扩散、发酵,并引发行业热议。
下午1点54分,微博加V用户“作手朱玄”发布微博称:“传朱从玖任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下午3点47分,微博加V用户“股社区”同样发布了相似的内容。不过,该条微博随后被删除。
不过很快,中国平安的一封内部邮件就流传出来,谴责造谣行为。
下午4点42分,中国平安更通过官方微博正式进行回应,表示相关言论“完全无中生有,恶意造谣”,并且“将向公安机关报案”。
巧合?传言发酵恰逢中国平安发布一季报
值得注意的是,4月26日,有关传言迅速发酵的当天,正是中国平安公布一季度业绩的时间。而据流传出的中国平安内部邮件,中国平安有关人士正是在集团董事会会议期间发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微信群里发布有关公司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变更的谣言”。
有观察者就此认为,此传言在此时扩散颇为蹊跷,或与平安发布一季报甚至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好医生”即将赴港上市有关。
中国平安内部邮件中也有提及“今天下午公司股价出现较大幅度的异常波动”。
查看中国平安4月26日A股股价走势图,确实下跌明显,截至收盘,股价下跌3.63%,一天之内,市值蒸发486亿元。
不过,同样值得注意的是,4月26日当天,整个A股,不只中国平安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三只保险股也都未能逃出跌势,截至收盘,股价分别下跌1.42%、2.55%、3.60%。甚至上证指数本身也走出了与中国平安股价类似的趋势,跌幅达到1.38%。
平安寿险以及健康险业务首年保费明显下滑
传言大肆扩散的当天,也正是中国平安发布2018年一季报的日子,数据显示,一季度,其寿险与健康险业务板块首年保费显著下滑。
根据中国平安发布的2018年一季报,一季度,中国平安实现营业收入3358.49亿元,同比增长1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57.02亿元,同比增长11.5%,如果按修订前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计算,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48亿元,同比增高达32.5%。
其中,就寿险以及健康险业务而言,一季度规模保费达到2305.85亿元,同比增长24.9%。不过,其首年保费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滑,为659.36亿元,同比负增长16.6%。新业务价值也因此受到影响,一季度为198.97亿元,同比下滑7.5%。
对于2018年开门红期间,寿险公司首年保费下滑,『慧保天下』在《真实的“开门不红”是这样的:客户手上没钱了……|艰难时刻①》一文中曾做过详细分析,主要原因包括产品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上升导致保险产品丧失吸引力,以及市场货币流动性趋紧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平安寿险以及健康险业务在一季度的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有所上升,从去年同期的27.2%上升至30.2%,显示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
相较去年同期,一季度中国平安代理人数量继续攀升,达到135.3万人,同比增长13.1%。不过受首年保费下滑影响,其人均产能也出现明显下滑,为13171元/人均每月,下滑31.4%。此前,有分析曾指出,人均产能的下滑,将直接影响保险代理人的留存率。
财产险方面,保费收入保持稳健增长,达到632.17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车险保费达到441.33亿元,同比增长7.5%;综合成本率与去年持平,均为95.9%。
从投资角度来看,2018年一季度,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到2.56万亿元,同比增长4.4%,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与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均为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