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天安财险翻身记:明天系险企玩法揭秘公司动态

当今中国保险市场谁最火? 再度入选大到不能倒的中国平安?非也,火了很多年,当不起“最”了;连续展开国内外大手笔收购的豪横安邦?2014年还应该是;难不成是“宝万之争”中扬名立万的前海人寿?一弄潮儿罢了;那是谁?“明天系”险企当仁不让。 或许有人摸不到头脑,数字说明一切。 2015年“

当今中国保险市场谁最火?


再度入选大到不能倒的中国平安?非也,火了很多年,当不起“最”了;连续展开国内外大手笔收购的豪横安邦?2014年还应该是;难不成是“宝万之争”中扬名立万的前海人寿?一弄潮儿罢了;那是谁?“明天系”险企当仁不让。


或许有人摸不到头脑,数字说明一切。2015年“明天系”麾下天安财险、天安人寿、华夏人寿合计规模保费高达3000亿元,硬吃十分之一中华大好保险山河。若再加上传闻中与“明天系”甚有渊源的富德系保险版图,4600亿元市场份额意味着什么?并肩国寿集团做老大。


作为以凌厉之势崛起的典型咸鱼翻身式险企,“明天系”保险公司搅起的市场风波绝不限于各种版本的坊间故事。特别是其在保险江湖中所展现的出众财技继承和光大了“资产驱动负债”这种新型保险经营模式,引发各界热议。连续投入数百亿元拿下天安财险控制权的西水股份和染指华夏人寿控制权的华资实业更是成为A股瞩目之焦点。


枯鱼之肆:令人绝望的天安财前身


总资产“三年涨了13倍”、连续两年实现承保盈利、年度营收破千亿元、注册资本过百亿、三年累计盈利超10亿......别看如今的天安财险牛X闪闪照四方,“明天系”未控股前可是一地道的咸鱼,透着股令人绝望的死气。


作为国内第五家财险公司——天安财险生于1994年底,自称是中国首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标准组建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仅次于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中华联合。其实从整个中国保险市场的角度看,1994年也是个前辈年份,要早于泰康、新华、华泰等1996年方才成立的第一批市场化险企。


不说早之6年、3年成立的也是以财险为源头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所取得的巨大保险成就,后来者居上的新华、泰康等晚辈也有着天安财险望尘莫及的市场表现,即便江湖分量稍轻的华泰也以财险为平台孵化出了全保险牌照;再看曾经的天安财险,成立20年保费规模方才破百亿元平台,彼时的平安、太保已经是千亿元平台,比之晚成立十余年的大地财险、国寿财险、阳光财险的保费规模也均是其数倍。


保费规模的停滞或许还有战略方面的考量,但累积数十亿元的巨额亏损则令之颜面扫地,一度令保监会暂停其部分省市非车业务。公开资料显示,2007—2009三年间,天安财险累积亏损46亿元。天安财险现任总经理高焕利直言,“2013年就任之时,天安财险基础较差、保费70余亿元,累计亏损43亿元”。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还一脚踩进了泥淖中。数度换帅,股东、高层震荡不断的天安财险中途有意集团化,搞了个寿险公司,谁成想造就了一个更烂的摊子,继续刷新着天安牌险企不盈利的历史记录


亮瞎眼的今生:跻身千亿俱乐部


2015年5月31日,一纸公告显示,天安财险总资产已达1100亿元,成为国内第五家总资产超过千亿元的产险公司。其余四家分别是人保财险、安邦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


同年底,高焕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安财险总资产达到1688亿元。2012年时上述数字仅为125亿元,三年间实现了1350%的增长。不同于寿险公司可以依靠长期产品实现资产规模的增长,传统财险公司绝大多数保费收入来自一年期业务,因此财险公司资产规模很难做大,突破千亿更是颇为不易。这也是为何资产过千亿财险公司几乎清一色皆为老字号险企的原因。


资产规模做大的背后,一定是利润的快速增长。公开资料显示,最近三年天安财险累积实现利润超10亿元,并连续两年实现承保盈利。根据西水股份2015半年报显示,天安财险半年投资收益52亿元,净利润近16亿元。从曾经近50亿元的巨亏,到如今净利润过10亿元,恍若隔世。


特别要注意的是,连续三年盈利已经符合A股IPO要求。观之种种迹象,天安财险换壳西水股份有极大可能,但联想和兴业银行的那些事儿,或许还有更好的选择。


天安财险翻身技:明天系的三板斧


从鲍鱼之肆中的咸鱼人生,到今日高富帅的豪爽人生,天安财险的逆袭一路贯彻“明天系”对于保险型资金平台的理解逻辑,从而创造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打法。


第一斧:注入巨额现金流。2011年西水股份入主天安财险之初,天安财险注册资本金21.2亿元,2015年底达到125亿元,且不算增资发债,以及西水股份收购股权所消耗的数百亿元。期间数额最大的有两笔,分别是2015年8月西水股份宣布以135亿元拿下天安财险51%股权;以及此次又宣布以69亿元参与天安财险增资扩股


第二斧:拿下非一般的理财型财险销售资格。如此巨额的资金消耗,明天系显然不是对传统财险业务感兴趣,而是看上了安邦财险的发迹模式,并将之发扬光大。凭借一款不是谁都可以卖的理财型财险产品——“保赢1号”系列产品大杀四方。根据西水股份最新公告,2014年、2015年,天安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11.63亿元和129.06亿元;实现已赚保费收入分别为97.82亿元和91.61亿元,实现投资型理财险销售金额分别为260.84亿元和1126.78亿元。数百亿乃至千亿元量级的资金置身中国市场,尤其是上半年的大牛行情,不说了,眼红。


以投资型保险为主要构成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就是理财型财险产品的保费规模,这么别扭的名字何解?理财型险种是什么、如何操作、赚钱(详见2015年6月3日拙作《TA 8个月800亿惊呆行业 安邦第二粉墨登场》),简而言之,成本更为低廉的融资游戏。


第三斧:高价挖角保费能人做代言。近日,高焕利接受媒体专访例数掌舵三年之业绩,具体就是本文第二部分。不得不承认跟着孙兵闯荡江湖的老新华保险人确是拉保费的好手,尤擅银保等传统渠道。作为曾经的新华保险七大中心主任之一,高焕利出身银行系统,既做过保费大省山东新华总经理,也做过新华总公司销售管理中心主任,后跟随孙兵出走,转战“明天系”,2013年任天安财险总裁。


区区三四年间,可将原本不入流的小公司带入千亿俱乐部,是否真的有大法力?对于这些保费达人,资本大鳄要的就是其吸纳大规模保费的经验,对资本意志的理解,甚至可以无视财险、寿险领域的差别,因为都是理财型产品,完全吻合他们之前的寿险经验。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