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金稳委”:副总理挂帅,持牌的要管,不持牌的也要管政策解读
近年来,影子银行、股市场外配资等金融乱象频出之下,有关金融混业监管的呼声日渐高涨,市场甚至一度传出“一行三会”将合并的传闻。直至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一切才尘埃落定。大会明确将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稳委”),强化“一行三会”的协调机制。
11月8日,新华社发布通告称,日前,金稳委已经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金稳委”的成立无疑宣告着国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一次重大升级,“大金融”监管格局初现,全面严格监管成为未来所有金融业的共同走向。
结合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公开场合的发言,“金稳委”成立之后将重点关注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四个方面,而其中三个方面都直接关系保险行业。
协调“一行三会”
定位:根据新华社通告,“金稳委”是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
职责: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
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
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
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
负责人:分管金融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任金稳委主任。
办公地址:金稳委不会拥有独立的办公室,按照之前央行披露的信息,未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将设在人民银行。
此前,“一行三会”间的沟通协调主要通过2013年形成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行。联席会议由央行牵头,通过季度例会或临时会议等方式开展工作,重点围绕金融监管开展工作,要求不改变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不替代、不削弱有关部门现行职责分工,不替代国务院决策,重大事项按程序报国务院。
对比联席会议,金稳委的规格无疑是大大提高。一方面,名称中带有“国务院”字样,主任又由国务院副总理担任;另一方面,其职责全面超出了金融监管协调的范围,肩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等重要职责,对于未来的金融监管注定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管机构、互联网金融、金控公司首当其冲
“金稳委”成立后,究竟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保险行业的发展?目前虽然尚未有确切消息传出,但通过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世界银行的一次公开活动中的讲话,也可以窥得一斑。
10月中旬,周小川曾公开表示,“金稳委”未来将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
一是影子银行。中国监管机构已于两年前开始着手应对这一问题,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许多影子银行业务已回归银行部门,被纳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二是资产管理行业。中国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监管机构针对同一资产管理行为可能有不同的监管规定,因此理顺和精简对资管行业的监管。
三是互联网金融。目前中国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提供金融产品,有些公司取得了牌照,但有些没有任何牌照却仍然提供信贷和支付服务、出售保险产品,这可能会带来竞争问题和金融稳定风险。
四是金融控股公司。一些大型私人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牌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间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而我们对这些跨部门交易尚没有相应的监管政策。
从周小川的公开发言中,不难发现,“金稳委”至少将在三个方面对保险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资产管理机构首当其冲。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按照出身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别,例如“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为剥离银行不良资产诞生,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东方资管、华融资管、长城资管、信达资管都属此列。再比如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人保资管、平安资管、华泰资管等,已经达到23家之多。
不同出身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往接受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而在“金稳委”成立之后,这一局面有望被彻底打破。
第二是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目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金融监管套利问题显然已经引发了多方关注,正如慧保天下在《线下转线上,过半银保业务无须“双录”,渠道融合引发监管套利新危机》一文中所举例的那样,在保险行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渠道界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这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稳委”显然已经将互联网金融发展所产生的监管套利问题,视为了重点来抓,有牌照的要管,没有牌照的也要管。对于目前尚未取得牌照,但却实际经营有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第三方平台来说,或许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来临,尽快获得保险相关牌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第三是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国内真正持有金融控股集团牌照的机构数量并不多,然而,随着近年来,各类民营资本纷纷发力布局金融业,谋取金融牌照,很多资本派系虽然没有金融控股公司之名,但事实上已经成为了金融控股公司(详见文末表格)。一直以来,这些机构缺乏有力监管,不过现在“金稳委”来了,这一情况或将得到彻底改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理财型保险产品,例如万能险、投连险等,此前市场上一直多有争议,有观点甚至指出,这些理财型保险产品更接近于基金,应接受证监会、保监会等机构的双重监管,此次“金稳委”的成立,无疑将大大强化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协同力度,对于这类型理财产品,会否进一步强化监管,也值得关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