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人寿“保险+”再下一城!从教育突破看三重护城河优势下的战略布局公司动态
好消息不易,来自未来的好消息更是难得。
4月25日,中信保诚人寿发布了来自未来的好消息——教育篇,将“保险+”的场景服务从“养老陪伴”拓展至“子女教育”,为解决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难题,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教育规划+资源链接+风险保障”的解决方案。
这套可以称得上行业首创的创新解决方案,是中信保诚人寿对其“1628”战略蓝图的落地,也是其跳出传统竞争范式,以细分不同客群、深研场景需求,开辟服务生态、能力驱动的新模式,真正做到差异化定位、差异化竞争、差异化发展的一大体现。
更重要的是,在内外挑战交织的行业大变革下,中信保诚人寿并非是被动应对行业挑战,而是以“提前半步”的战略眼光积极迎战变革,主动构建长期发展的差异化先发优势,从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01
中信保诚人寿创新推出“保险+子女教育”服务体系,率先系统化解决教育难题
“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其中上海和北京家庭分别为101万元和93.6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约为68万元”,这组被广泛关注的数据,是讨论中国家庭养育情况绕不开的现实情况。
养育成本攀升、教育竞争激烈、AI时代加速演进,教育行业的变革正在不断发生,而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也因此日益浓厚,这种焦虑不仅是学业成绩,更包括对教育资源获取、教育路径规划、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等多个层面的担忧。
与此同时,教育规划也不再只是家庭事务,变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系统性工程。正如罗振宇所说:“不仅是教育行业的人关心未来的教育,社会的各行各业、角角落落都在关心教育。”
中信保诚人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症候,为呈现多维教育图景,系统性破解教育难题,经过深度调研和洞察,中信保诚人寿创新性地融合金融工具与教育资源,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保险+子女教育”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以“3+3+N”系统化服务为核心架构,以“教育规划+资源链接+风险保障”的一站式服务,给从基础教育至硕博深造的全学龄段教育规划需求提供了一套清晰的解决方案。
所谓“3+3+N”,第一个“3”是指升学规划、教育金融、信成长公益三大平台;第二个“3”是指名校解读手册、教育金智能规划系统、权威认证公益活动三项核心权益;而“N”则是代表具有更多想象空间的N项延展服务,可以随着时间和需求变化不断更新迭代。“3+3+N”从重要问题出发,抓住关键节点,由宏入微、由表及里地解决家长教育环节中的各种困惑与问题:
升学规划是教育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中信保诚人寿与国内外专业教育机构合作,推出包含全球顶尖名校录取偏好、学科优势及就业数据的《名校深度解读手册》,作为“求学指南针”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决策助力。
教育成本是另一关键,为解决家长们面对教育成本攀升的难题,中信保诚人寿创新推出“教育金智能规划系统”,整合全球3000余所院校费用数据,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全学龄教育整体预算及教育金的测算和规划。同时,中信保诚人寿还上市了“中信保诚星耀童行教育年金保险”,避免因其他意外导致的学业中断风险。
信成长公益平台,则是强调孩子深层次的自驱力和社会责任感,中信保诚人寿携手全球公益组织,通过各种公益项目和活动赛事深化对孩子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例如,中信保诚人寿携手珍·古道尔和北京根与芽,让青少年在“助青少年救地球”公益项目中,聚焦环境保护这一全球性重要议题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总结中信保诚人寿“保险+子女教育”的服务体系,这两大突出特点是关键,一个是覆盖从基础教育到硕博深造的全学龄段教育需求,另一个是国内外优秀资源链接。焦虑来自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因此,要解决教育这一重要问题的焦虑,一条清晰的路径、一套可执行的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与优秀机构的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构建教育服务新基建,正是中信保诚人寿有效发挥了金融企业的独特优势。
02
快速落地“保险+”四大场景产服体系,“1628”战略蓝图夯实跨越式发展之基
其实,对教育板块服务体系的发力不仅是中信保诚人寿求新求变、回应市场需求,更是其加速落地“保险+”新战略布局。2024年10月,中信保诚人寿给出了关于未来养老的解决方案,时隔半年,关于未来教育场景的谋篇布局也正式落地,而据了解,不久,关于健康、财富管理两大板块的服务体系也将相继发布。
有计划、快节奏的产服体系完善的背后,是中信保诚人寿清晰的战略蓝图与路线图——“1628”战略规划蓝图。
“1628”战略规划蓝图是中信保诚人寿绘制的一份“新地图”,以在应对行业转型挑战和市场变化的过程中谋求新发展。总的来看,“1628”战略兼具前瞻性与突破性,强调以“创新”为引领,聚焦“以客户为中心”,依托六大前台重点工程,一手抓渠道转型,一手抓风险管理,持续完善八项组织保障机制,打造公司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1628”战略是阶梯式的发展思路,给2025年、2026年、2027年这三年明确了不同的发展任务。2025年是战略实施的关键起始年,重点在于夯实以客户为中心创新发展的基础。而围绕健康、教育、养老、传承四大需求,以“康养育富”构建专业化、体系化的四大产服体系,正是中信保诚人寿2025年的重点工作。
“保险+健康医疗”瞄准单身人士和年轻家庭,提供消费型产品及服务,对细分场景需求进行满足;
“保险+养老陪伴”定位中老年客户,聚焦资产保值增值和养老保障需求;
“保险+子女教育”则是针对孩子在6-18岁的家长,打造中信保诚子女教育服务体系;
“保险+财富传承”锚定超高净值客户的投资和传承需求,进一步打造“传家”传承服务品牌。
这四大场景的产服体系,是中信保诚人寿客群和生命周期的重新定位,并以不同需求作为突破口,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创新”。正如教育服务体系在行业内的创新性,整个“1628”战略都将“创新”置于引领位置,而“创新型”的产品服务方案就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路线——中信保诚人寿正在走一条不同于传统竞争的路线,而是以细分客群、深研场景的差异化竞争路线。
按照规划,2026年是全面提升之年,2027年则是要实现跨越发展。通过前两年的积累,尤其是“保险+”四大产服体系的深化发展,中信保诚人寿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期待。不仅如此,还可以看到,中信保诚人寿其实在进行全面的增长新动能的培育,例如,在渠道方面,以“跨界为王”等品牌强势增员,辅以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的创新,构建渠道增长的新引擎。
03
三大优势能力构建中信保诚人寿护城河,主动迎战变局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判断一家公司的长远发展情况,观察其具有创新、差异的战略布局是一大重点,而更具有价值的,是能将战略落地的能力和主动性。
尤其是当前,中国保险行业进行深度转型,利率不断下行,并且外部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相互交织,各种挑战之下,保险公司的竞争近乎肉身互博战。
此时,对于中信保诚人寿来说,具有创新、差异化的战略蓝图是方向,而其资源整合、生态协同、科技赋能等三大能力,是确保战略真正落地生根的关键,也是真正建立起公司护城河的关键。
资源整合和把控能力是中信保诚人寿的一大核心优势。如同在教育方面与多家头部机构的独家合作,中信保诚人寿在寻求跨界合作、整合非金融行业的资源方面已颇有成效,汇聚了教育、医疗、知识服务、科技等多领域的优质资源,先后与得到、人民网、华为终端、和睦家、QS等达成战略合作,全方位构建“保险+”服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中信保诚人寿并非简单资源堆砌,而是强调资源质量和适配性,通过对标准的严格把控,筛选出最符合客户利益的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合到服务体系中,从而在动态调整中追求最具竞争力、最适配的资源,形成高品质的跨界服务闭环。这种资源整合和把控能力也并非一蹴而就,背后离不开中信保诚人寿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积累。
生态协同则与中信保诚人寿的股东优势密不可分,作为中外合资险资代表,中信保诚人寿的股东分别为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前者获得国内首张金控牌照,下辖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子公司,综合了国内顶尖的多元金融实力;后者保诚集团作为英国百年企业,稳妥审慎的经营风格、稳健的公司治理经验都有助于中信保诚人寿穿越周期。尤其是在当前行业面临挑战时,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两大股东先后2次增资共 50 亿元,为中信保诚人寿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最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并非新鲜词汇,但在如今AI发展大演进之下,或许其已成为决定水桶装水量的那一条“短板”,不仅头部险企纷纷将其上升至战略层面,中小险企也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据了解,中信保诚人寿在新战略下持续加大对数字化的投入,目前,数字化基建逐渐建成、运营效能也实现明显提升,尤其是E-Partner平台和客户保险生活平台,实现从工具时代到平台时代的跃迁。
在确定性下押注胜负并非难事,而在混沌和变革中积极洞察、推进行动才是真正的理性勇敢者。
在当前有所悲观的市场环境下,中信保诚人寿的一系列动作,释放出来的更重要的信号是“战略主动性”,其并非是被动应对行业挑战,而是以“提前半步”的战略眼光积极迎战变革,主动构建长期发展的差异化先发优势,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而目前成效也已逐步显现,2025年一季度,中信保诚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9%,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新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7.78亿元。
大变革时代,保险业竞争和发展的逻辑也都在不断改变,中信保诚人寿“康养育富”四大场景的产服体系和“1628”战略的深入推进,是其跳出内卷化市场竞争、跳出单一风险补偿角色、跳出资本驱动,而进入到服务生态、能力驱动的新发展模式,以此,未来更大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