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重构代理人职业价值:十大支持,筑底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公司动态
在马明哲宣告要“修炼内功、固本筑基,收获新一轮黄金发展期”之后,在长达6年寿险改革的基础之上,7月2日,平安人寿宣布以“保险康养顾问”全新职业品牌,实现对代理人队伍的全面升级,并强化打造新一轮的发展优势。
毫无疑问,当前保险公司的渠道战略逐渐改写,在代理人数量只剩下200多万、“报行合一”持续深化等背景之下,如何实现队伍质量双升、组织赋能升级与价值经营转向,成为险企当仁不让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监管也直指个险营销体制痼疾,引导行业代理人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强调长期主义,而在这场关乎行业未来十年的转型中,平安人寿作为头部企业率先行动,对其个险队伍进行全面升级,这不仅是强化自身经营优势,更是响应监管要求、推动高质量转型的扎实实践。
平安的深度赋能方案:四类十大支持体系,全面推动代理人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人身险个人营销体制自1992年发展至今已有33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客户保险意识的提升,传统营销体制与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短期激励与长期主义之间、客户需求升级与服务效能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改革势在必行。恰逢5年“清虚提质”,在最高峰接近千万人力的个险渠道,保险代理人数量已显著下滑至200多万人,底部企稳信号初步显现。
4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毫无疑问,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内容,在于对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定调,同时对保险公司管理和支持制度提出要求,要有保险销售顾问长期服务的组织架构、晋升体系和佣金薪酬激励制度。
而这正是平安人寿“保险康养顾问”培训计划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提供涵盖“职涯发展、技能提升、客户服务、产品覆盖”四大维度的十大支持,赋能“保险康养顾问”能力向上、职级向上、事业向上。具体来看:
第一,在职涯发展方面,平安人寿以“好机制、好荣誉、好环境”为队伍夯实发展根基。“好机制”重构双轨发展路线,个人销售线与组织发展线并行,匹配不同职业偏好。值得一提的是,在职级越高收入越高的基础上,平安还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解除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好荣誉”覆盖全阶段奋斗者,将职业尊严融入职业生涯全周期。新生代有专属荣誉盛典,绩优有钻石俱乐部,更加卓越的团队和个人,则有三好五星高峰会。对于长期服务、功勋卓著的代理人,还有功勋荣誉体系进行嘉奖。“好环境”则是在职场方面实现品质办公,并提供人文关怀。
第二,在技能提升方面,平安人寿以“好培训、好师父”为顾问成长保驾护航,真正实现有效的能力建设。“好培训”将平安31年的行业经验进行浓缩,打造了内外部的双重培训以及认证体系,帮助“保险康养顾问”提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内部有超过100门的实战性课程,外部有与清华大学等名校、国家级智库的认证体系,以专业、权威来增强职业竞争力。“好师父”则是通过主管、导师、教练“三位一体”的导师体系,为“保险康养顾问”在不同的流程、不同的维度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帮助顾问顺利实现职业转型。
第三,在客户服务方面,平安人寿以“好客户、好场景、好科技”赋能顾问高效服务客户、管理团队。其中,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好场景”,在各种精品活动构建起来的立体化的客户经营生态下,高品质的客户经营场景已经成型,能有效提升客户粘性。“好科技”是平安近年来贯彻数字化改革策略、积极拥抱AI浪潮的自然成果,现已打造了金管家、口袋E、知鸟三大平台,全面赋能队伍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同时,借助平安人寿长期以来的品牌资源,以及已经积累下的海量客户,队伍可以利用自媒体打造个人IP,从而有效获得更多“好客户”。
第四,在产品覆盖方面,平安人寿更是以“好产品、好服务”帮助队伍形成差异化优势。“好产品”覆盖了客户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需求,从少儿保障到重疾保障,从寿险保障到财富管理,一应俱全;“好服务”则依托平安集团的医疗养老布局,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贴心、便捷的医疗养老全生命周期服务,甚至能做到一人一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平安人寿发布了“添平安”产品服务体系,以保险保障为基础,辅以适配客户需求的各类服务,此举不仅加速了产品与服务的融合,也加深了队伍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可以看到,上述十“好”支持覆盖了职业保障、能力建设、科技赋能、资源支持等多重维度。而如此全方位的机制支持,不是头部机构或许难以完成,尤其是作为内地首个引入代理制的保险公司,平安拥有三十余年代理人管理经验积淀,加之平安集团的巨量资源,更为保险康养顾问提供了同业难以复制的支持和助力。
多重价值实现共赢:财富、健康、养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是刚需更是大势所趋
保险康养顾问的诞生,绝非简单的职业更名,其背后是对中国社会人口结构变迁与财富管理需求升级的深刻洞察,是对“价值”这一商业根本性的回答。
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说,财富、医疗、养老一站式服务是市场大势所趋,不仅在新“国十条”中也提出了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需求”“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等要求,实际的社会变化更是将需求推至眼前。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的结构性的变革带来了社会需求的深刻变革。同时,低利率成为当前金融市场主旋律,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51.25万亿元,人均存款突破10万元,多元化的财富需求很难得到很好满足,保险是重要的解决方案。
把准市场脉搏,才能领先行业发展。因此,在老龄化与低利率两大趋势的互相叠加下,马明哲也给出“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正成为刚需的判断,这也与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一脉相承。
而保险康养顾问模式的更新升级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战略回应,它代表着保险康养顾问不只是单一的保险产品销售者,更是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守护者,是专业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的价值传递者,以及未来更丰富的市场需求的应答者。
这是对外部所谓市场需求的价值,顾问也会在对外的过程中实现对内的个人价值,兼顾收入提升与职业尊严,而除此之外,还需要看到的是,这一转变对于行业和未来的价值。正如平安人寿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蔡霆表示:“公司推出‘保险康养顾问’,不仅是对现有代理人队伍的全面升级,更是重塑行业标准,引领代理人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其实,平安人寿从来追求的价值,都不是单独的某一方获益,而是通过改革升级,使得在链条上的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价值,就如本次个险队伍的升级,其实在让客户、从业者、公司、行业都能受益,正向的飞轮开始启动。
也是在实现上述正向循环后,才能更好迎接新一轮“寿险业发展黄金期”的到来。平安人寿最新发布的保险康养顾问招募宣传片名为《浪潮》,而从上述内容来看,其不仅是逐浪者,更是造浪者。
双重优势铺就演化之路:六年寿险改革筑牢先发优势,满怀信心向行业输出价值
此次将代理人队伍升级为“保险康养顾问”,其实也是平安人寿持续6年渠道改革的必然产物。在行业向绩优路线转型之前,平安已经开始对寿险进行改革,持续建设“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的“三高”队伍。
2019年到2022年,平安人寿重点放在重塑结构上,推动队伍从“金字塔”向“纺锤型”转型,重点培育钻石队伍。先是在2019年实施“2355”改革工程计划,从“一二元事业群”向“五大区域”转型过渡,组织更加扁平、高效,内部竞争活力也得到激发与提升;随后在2020年启动组织架构调整,打造“3+1”组织体系,为寿险改革工程匹配组织保障。数据显示,2021年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6倍,收入约为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5倍。
2023年到2024年,可以看成是平安的新体系构建阶段,并且将寿险高峰会改为“三好五星”高峰会,建立全新评价标准。数据显示,2024年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5%,人均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超40%,人均月收入逾万元。
今年,则是在上述改革基础和政策引领之下,加大力度对个险品牌进行全面升级,在此前提出的“做优、增优、育优”循环的基础上,将基本法、培训体系、客户经营、“产品+服务”体系进行四合一通盘运作,重磅支持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如今,在新基本法逐步落地之后,又将代理人队伍升级为“保险康养顾问”。
可以看到,无论是此前的改革,还是今年来的频繁动作,背后都是平安一以贯之的追求:切切实实向高质量发展进发。
从业绩也能看到,平安人寿改革成效不断凸显。一方面,代理人改革已过清虚期,明显实现企稳回升,2024年队伍规模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年末为36.3万人,同比增长1.6万人;另一方面,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喜人,2024年代理人渠道NBEV同比增长26.5%,代理人人均NBEV同比大幅增长43.3%。今年一季度,代理人渠道NBEV同比增长11.5%,人均NBEV同比增长14.0%。
“引领时代潮流,满怀发展信心”是马明哲在今年4月的高峰会上的另一表态,而本次“保险康养顾问”的升级,或许也代表着平安的寿险改革进入价值输出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