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大地保险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服务国家战略到经营价值跃升公司动态
处于深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的财险行业,在稳健发展的另一面,是“马太效应”加强下的格局固化。在此之下,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突破,如何找到新发展空间,成为每家财险公司的重要命题。
在第二梯队公司中,有一家排名长期稳居前列但仍在不断进化的公司,其正在一场名为价值的转型中,交出了一份融合国家战略与商业逻辑的答卷,它就是大地保险。
从行业交流数据获悉,2025年上半年,大地保险经营质效稳步提升,承保盈利态势良好。这一成绩,不仅是其服务国家战略成效的有力证明,同时也很好说明了服务“国之大者”与提升企业效益并非取舍,而是共生共荣的一种新发展方式。
在“五篇大文章”明确金融业使命、新“国十条”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之下,国家所需、民生所盼、险企所能,不再是一句口号,更是成为了能指导实践的发展动能。而从大地保险的实践中,还可以看到如何不困囿于存量市场,探索构建增长的资源、能力、组织优势,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01 价值大地经营提升:保费突破、承保盈利同时跃迁,战略与风控夯实双重基础
描述财险行业,“马太效应”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标签,“老三家”常常占据行业八成左右净利润,而在头部愈强的趋势之下,大地保险的稳健增长或许可以成为第二梯队公司转型的样本。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保险业务收入164.36亿元,同比增速8.64%,同期净利润由负转正。再往前看,2024年同样是大地保险的跃升之年,成功突破500亿元保费大关。
这一系列并非偶然,而是“价值大地”战略系统性落地的必然结果,对业务结构与运营效率实现系统性重塑。
所谓“价值大地”,是2023年10月大地保险在成立20周年之际发布的“价值大地”新蓝图——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坚持效益为先,推动构筑创新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综合竞争实力,努力建设社会尊重、客户信赖、员工自豪的价值大地。
其中,创新、管理、服务的三个一流,其实对应了发展理念、组织机制、服务国家战略定位三个方面。
分析大地保险的业绩增长原因,就可以明显看到“价值大地”转型带来的成效。一方面,优化业务结构,年报显示,在车险占比维持在50%左右的同时,其强化车险盈利能力,非车险方面提升意外险、短期健康险、企业财产险等潜力险种的比例;另一方面,持续优化综合成本率,2024年从2023年的100.78%下降至99.66%,2025年一季度继续控制在99.51%,实现承保盈利。
同时,大地保险在资产端也积极主动把握市场机会,优化资产配置,2024年投资收益实现10.49亿元,大幅增加。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行业愈发关注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方面,大地保险也实现了不断提升,年报数据显示,从2023年的242.79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256.53亿元,再到2025年一季度的259.52亿元。同时,大地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持续保持较高水平,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5%、261%、25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62%、285%、282%。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稳健经营的背后少不了风控合规管理的支撑。大地保险坚持严守风险底线、依法合规经营,建立了覆盖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推进风险管理工作有效运行,尤其是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事项进行把控;同时,加强风险穿透管理,强化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不断巩固风险管控和治理成效,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02 深耕服务国家战略:以“服务一流”打造新增长极,三大重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在“价值大地”的创新、管理、服务的三个一流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一流,其始终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并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新的发展可能。
大地保险总裁李晓民曾公开解释道:“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健康养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体系;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产品和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增强普惠金融供给;不断深化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将服务打造成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就已然明了,但如何将企业自身发展与使命践行有机结合,是对每一家公司的考验。对于大地保险来说,发挥保险业本身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是题中应有之义,更是通过创新和发展助力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护网。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地保险服务国家战略各领域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11万亿元,并在科技保险、普惠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具体来看:
在科技大潮奔涌的当下,科技保险可以发挥的作用不仅是创新“防护盾”,更是可以借助保险杠杆撬动产业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2025上半年,大地保险成立科技保险、航空航天保险、航运保险等专项工作组,累计为科技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4000亿元。不仅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提供保障,更是积极探索产品创新,例如签发了浙江首单科技成果转化损失保险,在浙江落地义乌枢纽港无人驾驶保险创新项目……
普惠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中的重要一章,更是实现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2025年上半年,大地保险以体系化产品、精准化服务、模式创新等推动从风险补偿到生态构建,在乡村振兴、服务小微、健康保障等领域积极作为,不断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数据显示,大地保险小微项目服务小微企业7.5万家,新增客户近3万家;互联网场景服务灵活就业人员达17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超1.5万亿元;普惠健康保险在27个省市落地大病、大额保险、惠民保等政府健康险项目近130个,政府及普惠型健康险服务人群近1.3亿人,提供风险保障超44万亿元;在服务乡村振兴特别是农险领域提供保险保障超500亿元。
数智化转型已经不再是战略问题,而是发展问题,对于大地保险来说,其正以全面数字化基建开启智能“新纪元”。年初,大地保险启动了AI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3+N”AI应用场景布局和“想-试-落-推”四步走的落地实施方案。上半年共落地推广19个AI创新场景应用,并启动全辖AI技能竞赛,推动“AI应用与能力建设”指标纳入部门考核。
在经营管理的数智化转型后,客户服务端的数智化也有积极进展,例如,大地保险智慧农险平台“大地智农”获Gartner亚太保险创新冠军,实现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灾害损失AI评估,农险理赔时效压缩至72小时内,以及“大地行”APP作为“产品+客群+场景”多维度销售支持平台,可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此外,在绿色金融方面,大地保险在2025年上半年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保险保障近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34%,以多款产品创新推动新能源车随车产品的服务供给,还参与共建保险时空大数据实验室,推动行业创新;发力风险减量,尤其是在巨灾治理上实现突破,上半年巨灾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2亿元,参与巨灾保险项目7个。
03 存量时代的增长方式重塑: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共生进化破解竞争难题
服务国家战略不仅是国企承担企业责任,还需要看到的,是大地保险用实践揭示的增长逻辑——服务国家战略是中小险企破解资源困境的一个可行性路径。
在行业需要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当下,国家战略需求为保险业开辟了全新发展场景,并在服务探索中有助于企业打造能力护城河。
一方面,是从存量市场的“市场份额争夺”转变到“政策红利下的新需求”,获取又一增长动能。无论是书写“五篇大文章”,还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亦或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都催生了相应保险市场,若下沉到具体产业,特色需求更是增多。
可以看到,在这些领域的布局成为了关键。不仅是大地保险,包括人保财险等巨头也都在积极布局。要想开辟新蓝海业务,必须要做到有知有行、知行合一。
另一方面,是对未来行业竞争模式变化的预告,渠道、价格等因素逐渐不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而将是生态壁垒、组织力占据上风,在这一过程中,保险公司扮演的角色也将发生变化。无论是构建“产学研保”一体化生态,还是通过惠民保等项目深度政企协同,亦或是在新业态新领域积极构建行业标准,大地保险都在探索如何从风险承担者升级为产业生态共建者。
而这才是更契合未来的发展旋律,打破传统的低水平竞争,停止过往对于规模的无限追求,而是对竞争规则进行重构,以更创新、精准、高效的新发展新模式谋求高质量发展。保险业已经开始实践,在寿险各渠道的“报行合一”后,7月,非车险的“报行合一”也宣布落地。
回顾大地保险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正是其多年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伴随时代发展进行战略演进后取得显著成效。从最初的“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发展规划,到后来的“大非车”崛起战略,再到“三新三聚焦”战略,大地保险实现了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保费收入就突破15亿元,四年后保费收入突破百亿大关,成立七年时保费便迈上200亿元大台阶。
如今,大地保险又在“价值大地”蓝图的引领下,以全面的产品、服务、模式创新谋求突围,将自身发展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从大地保险服务国家战略的现象之下,读懂背后创造长期价值、实现新发展的共生逻辑,或许给了中国财险业脱离红海厮杀、奔赴高质量发展一个观察对象和思考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