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平安太保狂澜财险业73%利润背后:4家中小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多数仍陷承保亏损行业动态
随着各家险企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完毕,各财险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成绩尘埃落定。『慧保天下』统计了85家财险公司的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探寻各险企的经营情况。
整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财产保险行业呈现整体增长态势,但内部结构持续分化。数据表明,财险行业“强者恒强”格局依旧明显,若中小险企无法突破“低效投资+低质业务”的恶性循环,恐将陷入资本消耗与评级下调的双重危机。
本文导读:
财险公司一季度净利润暴涨67%,仍有15家险企亏损合计1.58亿元;
67%财产险企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但过半数险企仍承保亏损;
投资收益率全部转正,但超半数险企投资收益率下滑;
净资产同比增长9.83%,得益于部分险企获得增资;
4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珠峰财险成功“摘帽”。
01
财险公司一季度净利润暴涨67%,仍有15家险企亏损合计1.58亿元
从盈利能力和净资产角度来看,2025年一季度财险业整体向好,85家披露了偿付能力报告的财险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合计达256.07亿元,同比大增66.92%。
亏损面显著收窄,一季度共有15家财险公司亏损,对比去年同期的32家大幅减少。亏损主体仍为中小公司,15家险企合计亏损1.58亿元。
70家财险公司实现盈利,其中,“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净利润187.18亿元,占行业整体73.1%,较去年同期的85.4%有所降低。占比减少的背后,有平安产险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降低的影响,也有更多中小险企盈利改善的影响。
02
67%财产险企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但过半数险企仍承保亏损
综合成本率的下滑是一季度财险公司盈利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
纳入统计的85家财险公司中,简单平均综合成本率从2024年一季度的239.09%,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03.26%,从具体险企来看,57家险企的综合成本率相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了下降,在全部85家险企中占比高达67%。
这一方面得益于行业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另外一方面也得益于一季度自然灾害发生较少。
不过,也有26家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如前海财险一季度综合成本率高达201%,同比提升69个百分点;太平科技一季度综合成本率也高达188%,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当然,整体来看,过半数财险公司仍面临艰巨的降低综合成本率的任务,85家财险公司中,综合成本率超过100%的仍多达44家,且仍以中小公司为主。
从车均保费数据来看,部分中小险企车均保费超过4000元,其中现代财险车均保费高达5600元,比亚迪财险车均保费高达4300元,更多反映了险企业务结构的不同,车均保费越高,新能源车占比往往越高。
03
投资收益率全部转正,但超半数险企投资收益率下滑
财产险公司净利润大幅上涨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率的改善。
一季度,没有一家财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数,而在2024年一季度,尚有11家险企的投资收益率均为负数。
不过,并非所有险企的投资收益率都是上涨的,对于2024年一季度,43家险企的投资收益率实际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这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富邦财险、广东能源自保、华农财险、鑫安汽车,四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都达到了2%以上,富邦财险更是达到了20%以上,远超同期其他险企。
04
4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珠峰财险成功“摘帽”
一季度,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达监管红线以上,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仍有4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意味着其偿付能力并未达标。
其中,安华农险董事长和总经理均处于缺位状态,公司整体治理结构不完善,合规风险较高;华安财险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在可资本化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多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公司最近三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
而珠峰财险积极自救,目前从C类摘帽,成功转型至B类,为其他C类机构提供发展借鉴。珠峰财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解释称,2024年四季度,该公司增资工作完成后,偿付能力充足率得到提升,偿付能力风险状况得到缓解。该公司在此前IRR综合分析基础上,继续落实前期提出的整改措施,改善难以资本化风险情况,提升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等级。
05
净资产同比增长9.83%,得益于部分险企获得增资
一季度财险公司净资产规模升至7911.39亿元,同比增长9.83%。
与净利润一样,财险业净资产规模的高增长同样依赖头部公司带动。今年一季度,“老三家”合计净资产达4706.91亿元,占行业整体59.5%;较去年同期增长521.33亿元,贡献了行业73.61%的净资产增额。
“老三家”之外,个别险企的净资产也迎来了大幅增长,锦泰财险和长江财险的一季度净资产分别增长至32.08亿元和15.5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05.23%和182.07%。这两家公司都在2024年进行了增资操作。
长江财险于2024年1月新发股份引入了两国资股东出资9.89亿元,增资后其注册资本增至了27.97亿元;锦泰财险则于2024年4月定向增资,募集了20.98亿元。
然而,高增长的红利并未惠及所有险企,与头部形成对比的是,有18家财险公司正陷入到净资产缩水的困境,大多为中小险企,其中有6家的净资产缩水在10%以上,前海财险一季度净资产缩水最高,同比下降32.41%。

